科技考古相关论文
...
检视裴李岗文化遗存40余年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发现科技手段已经渗透到包括文化年代、聚落环境、生业经济、体质特征、食物结构、技术......
...
竹园沟绿松石采矿遗址位于中原文化区附近,通过对竹园沟绿松石采矿遗址的调查研究,采集绿松石矿石,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岩相测试......
中原地区是商周考古的重要舞台.郑州商城和小双桥等商代都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看出宫庙建筑在城市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
在考古研究特别是科技考古领域中,使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数据并分析结论这一研究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运用。近五年考古学核心期刊......
有机残留物分析,是指从残留物载体中提取有机分子,利用科技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判断有机残留物的生物来源,从而了解古代动......
摘要:科技考古、公众考古事业和盗墓小说天差地别,盗墓小说中出现的“盗墓笔记”其实并不具备真实性和正确性。但是我国的盗墓类型小......
纠缠(entanglement)理论是著名考古学家伊恩·霍德(Ian Hodder)以长期的考古实践为基础,并在新唯物主义思潮影响下提出的一种全新......
本文从产地、显微结构、瓷釉颜色和相图等角度,利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多个视角分析、探讨了汝瓷析晶分相釉的独到之处。对于青花瓷,本......
古陶瓷产地和制作工艺的研究目前都是科技考古的前沿课题。其研究成果可以成为考古文化区系理论的基础之一,能揭示古代社会生产活动......
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23件青铜器进行了分析,其中21件材质为铅锡青铜,2件材质为锡青铜,均......
位于北京紫禁城外西北角的大高玄殿,是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宫殿建筑群.2015年4月,故宫博物院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型保护修缮,在修......
2007年1月8-9日,《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会在河北涿州物探培训中心召开.这是本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有14位编委出......
2017年9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借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之际,梳理了科技考古在复旦......
期刊
新年伊始,《人民日报》“科技视野”版正式开辟“科普之窗”栏目,该栏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研究生科普创作团队担......
创刊于1980年,至今已出版170期,走过了近30个春秋.30年来依托陕西文物大省的优势,以周秦汉唐考古为主要版块,辐射全国文博考古前线......
本文从骨骼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四个方面对陕西近十年来在科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其......
颜色的定量判断、描述和比较是文物考古中的重要内容。色度测量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研究对象的颜色数据,对其计算分析,可得......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国家文物局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出席......
记者近日从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中华磁山文化节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考古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新......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石云里,通过与安徽博物院和阜阳博物馆两年多的合作研究发现,35年前在安徽阜阳西......
随着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正在形成,其最大特征就是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位一体协......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也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掘成果最为丰硕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发掘出的文物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如果沉睡于地下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先民们能够再次睁眼看世界,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我们回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我想,不管是先民还是......
<江南铜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铜源探索>,是裘士京教授新近出版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以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田野考古发掘和科技考......
该学院的成立是中国科大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中国科大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层次的科学技......
通过对UCLA Conservation Program教学模式的回顾,作者认为该模式对国内高校考古专业的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有......
"我常感到不安和惭愧,这一生实在没做什么事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资深的科技考古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原思训教授在一个冬......
<正>李倕(711—736)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566—635)的第五代孙女,因病卒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葬于长安东南郊乐游原,年仅25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人对考古的印象还停留在“手铲释天书”,但其实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
当前,考古学已经成为一门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为指导、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交叉学科。能否在考古学研究中更加广......
<正>标题上这几个词语都是当前中国考古学的热门话题,涉及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成,以及对早期中国或"最早中国"的认识。本文在......
利用考古发掘出土的木炭可以重建考古遗址周围的环境,重建植物群,探索遗址的居民与自然界植被的关系,寻找有关古人类的信息.该文对......
文章以科技考古中的非接触式探测技术为研究对象,选取非接触式探测技术中较为典型的两项-遥感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以及X光照相技术......
<正>《考古学集刊》第21集由考古杂志社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本书为16开本,正文290页,字数约45.3万字,文后附......
古代铜镜的透光原理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作者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古铜镜的透光效应与铸态曲率无关,而与铜镜在加工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新......